欢迎访问阳泉自来水公司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概况

大事记

 时间:2018-12-25       大    中    小      来源:

 民国27年(19386月,组成平定县水道管理处,由日伪平定县公署历届知事任处长,日军代表任常设副处长,中层要职均由日军派任。
   
民国28年(193910月,蔡洼水源完工,建成卧式自滤式潜流浅井1孔,井孔直径2m,井深10m左右,日生产能力1000m3左右。翌年8月,铺设从蔡洼水源地至镇区桥北街西口饮马站处DN300mm铸铁管道约6km,主要管网基本形成。在兴隆街口(现天桥坡下)等10余处安设单柱双龙头(水栓)供水台,设专人向居民售票、卖水。
   
民国34年(1945926,阎锡山山西省政府(以下简称阎省政府)以山西人民公营事业督理委员会的名义,接管阳泉供水(包括铁厂、矿厂、电厂等)。
   
民国36年(1947812,在市政府和工矿管理局军管会组织下,阳泉市自来水管理局与发电、供电、邮电共同组成阳泉水电公司。下设阳泉发电厂和水电营业所(原新市街东口新泉路4号),阳泉水电营业所内设水道股(地址先为长顺街90号后为68号)、外线股、通讯电台、营业股等。
   
民国37年(1948年)6月,市政府将市苹果园水源划借阳泉铁厂使用,以支援军品生产。1950年正式划归该厂,列为该厂第二水源地,到70年代报废。是年,小阳泉古道底水源也从阳泉水电公司划归阳泉铁路地区。城市供水水源仅剩蔡洼水源(改称一水源),城市公用供水日生产能力约减少50%,仅剩1000 m3左右。
   
民国38年(19493月,市政府将阳泉水电公司中的电信、电台业务全部划出,与邮政合并成立阳泉邮电局,该公司仅剩供电和供水两部分。
   
民国38年(19498月,阳泉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划回山西省,改称阳泉工矿区(19524月复市),归省政府直辖。翌年3月,阳泉水电业随之划由太原电业局直辖。
    1952
7月,在市政府和太原电业局协调下,阳泉实行水、电分家。其中,发供电部分留在电力系统,供水部分,全部移交阳泉市人民政府,组成阳泉市自来水厂,主管部门为市工业局。
    1954
年夏,市自来水厂从市工业局划归阳泉市人民政府建设科领导。
    1956
7月,市内在西河滩建成向北岭坡供水的加压泵站1座,扬程194.4m,配套建设北岭坡200 m3高位水池1座,向南山及大、小阳泉一带的居民供水。
    1959
11月,全市总动员组织修建坡头水库,翌年8月竣工,设计库容100m3,有效库容55m3。该库因中途停建配套工程而功亏一篑,于1962年因泥沙淤积而报废。
    1960
8月,由市政府组织并责成市城建局副局长张自力带领10余名技术人员,联合勘察娘子关提水工程的水源状况和南(平定)北(市区)管线走向。之后,成立以副市长张润槐负责,城建局副局长张自立主持的娘子关水源筹建处,并进行东水西调、引水上山的准备工作。
    1964
1月,市政府对公用供水体制进行调整,阳泉市自来水厂更名为阳泉市自来水公司,并由事业管理性质改为企业经营性质。各县自来水厂和水利供水部分仍维持事业性质。
    1964
11月,市自来水公司电器技术人员王立成、安永生、郭道成等,在辛兴水源新井群中试验成功多通道水位触点控制的自动运行装置1968年又将多通道装置改为一井一线的单通道自动控制装置,成为省内第一套供水水源远控装置。
    1965
4月,华北地区第一个沿河布井的群井水源即阳泉辛兴水源,在市区上游的桃河北北岸一阶地(辛兴村一带)开工建设,工程投资400余万元,分两期共建成15孔浅层水井。建成后,日总供水能力达3m3以上。
    1968
10月,市区在北岭坡修筑1000 m3调储水池2座,以满足大阳泉、南山一带的用水。
    1972
3月始,市革委针对阳泉市严重缺水的状况,报请省革委同意并协调太原铁路局派水罐专列到阳泉娘子关泉拉水济灾。按照渡荒用水安排,市民依照分片、定时、定量的秩序,到火车站在水罐车前排队挑水。
    1972
4月,市山南水库及配套工程破土动工,于19747月建成并试通水,总库容587m3,有效库容393m31978年正式投产,日产水能力1.5m31974年被定为险库后,经多年采取加固措施,于1990年摘掉了险库的帽子。
    1972
9月,山西省革委根据阳泉城市供水极其困难的状况,基本同意阳泉市委、市革委组织的阳泉娘子关提水工程上马建设。为此,在1971年开工后又因故被迫停工的基础上,再次启动娘子关提水工程建设。由市委副书记、市革委副主任郭力牵头组成了阳泉市娘子关提水工程筹备处,加强了领导,开展了工作。
    1973
5月,市娘子关提水工程勘探设计领导组,由山西省计委、省建委、省水利厅、太原工学院及阳泉市革委等抽调专人组成,开始工程初设工作。翌年8月,国家建委城建局局长丁秀等视察调研时对沿战备路走向方案沿分水岭走向方案提出了比较意见。1974117,国家计委以〔1974〕计字525号文批准《关于娘子关供水工程设计任务书》,并在原设计取水1.5 m3/s的基础上再增1 .5m3/s,共计3m3 /s
    1975729,市娘子关提水工程(第二次)正式动工。于1979
12月竣工。全程32Km,高差444m,投资3800万元,取用娘子关电厂冷却尾水,供水能力1.5m3/s。即解决了长期缺水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热污染问题。
    1980112,市娘子关第一期供水工程投入正常运行。自此,市级公用供水形成集水库水、径流水、浅层井水、深层井水、潜流水、泉域水、工业尾水为一体的多水源结构和多工艺特点的公用水源布局。利用热电冷却尾水向城市供水,属国内首例。
    1981
5月,全市供水管理全面开始上水进户、下水进院,按户装表、以表计量的用水技术改造。1985年全部完成。市区原有的公用水台式全部取消。
    1987
3月,市政府贯彻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面加强和整顿供水水质的管理与实施工作。
    1989
9月,市政府以阳政发54号文发布了《阳泉市城市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境内解放以来第一个较全面的专业性政府行政规章。其中,对供水、节水、排水、水环境保护及规划、土地、建筑、环卫等工作,作了较为具体明确的规定。该《办法》在当年武汉召开的全国城市公用行业法规建设专题会议上受到建设部的表扬。
    1991
年,全市供水行业实施以水源为重点的立体绿化和花园式环境建设,市自来水公司被列为市文明窗口单位。通过巩固、提高和完善,199810月,市自来水公司的四水厂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1993
11月,市自来水公司水质检验机构通过省级评审认证和考查后,被山西省建委委托认定为山西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阳泉监测站,成为晋东一市六县城乡供水水质检验的法定机构。
    1995124,市山南水库改扩建工程开工,耗资1380
万元。该水库经市政府组织由市自来水公司于上年11月移交市水利局,以便争取资金,待完工后仍回归城市供水部门管理和运行。翌年9月完工后,在水利部门管理下直接对外售水。
    1998
8月,市娘子关供水二期工程,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列为国家双千亿项目,总投资为22013万元。
    1999
7月,市娘子关供水二期工程的取水泉位和取水量,被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山西省水利厅以晋水资发〔199921号文批准,具体为娘子关五龙泉、石板磨泉、坡底泉,取水量为1.5m3/s。翌年3月,由阳泉市政府市长郭良孝组织市计委、市水利局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娘子关水源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娘子关电厂和市娘子关二期供水水源泉位的划分和认定事项。10月,形成了《娘子关供水二期工程取水水源事项协商会议纪要》。
    2000
年,阳泉市第一部供水志即《阳泉供水志》,在阳建城字〔200066号文的组织安排下,由市建委牵头领导,阳泉市自来水公司具体承办,在市、县及其自备供水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着手纂修。
    2000
10月,阳泉市隆丰水表厂组建成立。
    2002
1月日起,依据阳价价字﹝2001123号《关于调整城市自来水价格的通知》,消费性用水价格调整为1.65/m3;经营性用水中一、二类用水价格调整为2.10/m3,三类用水价格调整为2.50/m3,四类用水价格调整为3.00/m3,五类用水价格调整为12.00/m3
    2003911,娘子关供水二期工程的水源工程成功实现通水试运行,彻底改变了阳泉市人民饮用工业尾水的历史。
    200392,西线技改工程23000m3
蓄水池改造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使第一水厂产水能力大幅提高,平流沉淀池水处理能力有原来的26000m3提高到56000m3。同时完成了7500m3清水池的续建工程、水水源水晶技术改造及南庄路两眼沉井的改造工程。
    2004
9月,公司组织开展了服务明星品牌班组、和首席员工三项评比活动,经过基层推荐、民主评议、综合评审、笔试、技术比武等层层选拔和比赛,共评选出10个品牌班组、10个服务明星和8名首席员工。
    20041121,经公司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对公司机构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机构共有14
个机关科室、7个基层单位和两个独立核算单位。
    2004
年,公司重新修订了《通讯工具及其费用管理暂行规定》,新制定了《关于职工请假审批的规定》、《职工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罚规定》、《职工借调规定》、《关于机动车辆修理及保养审批办法》、《职工加班加点规定》、《驾驶员管理办法》、《财务支出审批制度》、《营业管理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试行)办法》、《材料及油料管理暂行规定》等多项管理制度。
    2004
年,借国债项目支持的东风,公司成立了公司经理担任组长的城市管网改造领导组,组建了城市管网改造项目经理部,共投资1102万元,完成了洪城河西街、桃北中路等管网改造7862。高质量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四大秘书长督办的开发区娘子关供水管道改造工程,解决了城市供水管道老化、超期服役、故障率高等问题。
    2004
年,对西水源管理进行了理顺整合,第一水厂当年总产水量达到523.51万吨,同比提高了17.98%
    200524,隆丰总公司更名为隆丰水表厂。
    2005
5月,公司举办了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分别进行了卡拉ok演唱赛、书画摄影展评、职工篮球赛、兵乓球竞赛、中国象棋赛、绳技花键竞赛、台球竞赛。
    2005
12月,公司对班组建制进行了核定,核定后的班级建制47个,作业组级建制45个。同时,对班组负责人的任免及其待遇做了详细规定。
    2005
年,投资近10万元更新了城市管网压力自动测试系统,扩大监测范围,测点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了11个。
    2005
年,对给水工程技术设计所进行民营化改制。
    2005
年,公司全面修订了《企业管理标准》,重申了《财务审批制度》,出台了《工程结算审批制度》、《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经济合同审批制度》、《职工医疗管理办法》、《职工教育外派培训管理暂行办法》、《节约管理办法》等,填补了多项管理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