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大
中
小
来源:阳泉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漏损管控是供水企业的大事、难事。2023年,公司在年度“13236”工作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力争实现漏损率指标降到10%的奋斗目标。为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公司迎难而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综合施策,不断落细落实计量管理、分区管理、管网普查、管网维修改造、供水稽查等方面措施,产、供、销联动,建、管、修配合,公司漏损管控工作深入推进并取得实效。
健全完善漏损管控机制。公司围绕年度力争实现漏损率指标降到10%的目标,第一时间召开漏损管控工作动员部署会,及时调整充实漏损管控工作领导组,制定年度漏损管控工作思路及具体方案;公司降漏办公室有计划组织召开漏损管控数据分析、计量器具等方面的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安排部署,细化各项举措,不断完善和严格落实计量管理、维修管理、巡查测漏、数据分析、供水稽查等方面的制度和工作规范,公司降漏工作全面扎实推进。
进一步强化计量管理。重新标定第一至第三水厂流量计,加强产水领域计量管理和水表检定周换,上半年共检水表7350余块;严格不同用水性质用户水表选型、计量器具管理,保障计量准确;完成38块大用户水表半年更换,及时更换大水量水表,实时跟踪分析远传水表,强化总分表差分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发现水量漏损和偷盗水行为;邀请厂家及时解决远传水表问题,维护处理问题集中的10余个小区的NB水表400余块;加强总表管理,对9040余户的75个楼栋或无管理表的较大小区加装流量计或管理表,实现总分表差数据跟踪分析;加大超期服役的3万余块卡表和普通进户表更换,目前累计更换4230余块。各项严格的管理措施为漏损管控工作持续推进夯实基础。
持续加强分区管理。一是重点对漏损率较大小区、“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小区、老旧小区等强化管控。例如投资380余万元对盛世新城小区进行管网维修改造,总分表差由原来的40%降至4%以下;重新铺设铝钒土矿小区DN600主管路,总分表差由68.58%降至12.79%;为五里沟支线加装流量计,采用机器人进管测漏,分段进行数据分析,确定问题管段,投资近50万元改造270余米管路,漏损率由49%降至14%;广州路总表月用水量3万吨,漏失近2万吨,在对相关管线维修改造后,月总水量降至7200吨左右;对娘子关电厂小区流量计、管理总表重新摸排,汇总分析前期数据,初步实现分区管理。许多区域,在严格实施分区管理后,降漏效果明显。二是加强4082块小区管理表的管理,特别是全部实现2273块手机抄表的一级管理表的跟踪管理;强化71个智能消火栓实时监控;不断加强夜间低峰期测漏排查管网漏损,共检测处理漏点230余处;按照产、供、销三个领域加强历年数据汇总分析,以研究掌握漏损与东、西线产水的内在变化规律。多项卓有成效的措施助推企业漏损管控高质量推进。
有效开展降压减漏试验。日潭小区是2022年矿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的小区。公司选择日潭小区加装减压阀和流量计,在实现分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下调管网压力减少漏损,压力从0.65Mpa降至0.38Mpa以下,降压减漏试验效果明显。下一步降漏相关部门将在矿线、滨河线等区域积极推广降压减漏试验。
深入推进管网普查。一是对公司10.69公里0#-14#涵洞、杨家庄至林里线路、李荫路管线及东线供水设施进行漏点和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完成城市管网全面普查,发现处理漏点290余处。二是摸排近年应交未交管线工程207处、可移交的126处、需整改的81处,为下一步整改移交夯实基础。
切实强化供水稽查。上半年,公司共检查各类经营性非居民用水户3200余户、高价位用水户400余户、大用户单位40余个、供水设施4600余处、不同口径水表4900余块、地下贸易表350余户、市政消火栓200余个,施工工地160余次;加大对地下贸易表、大水量用户、洗浴等特种用户的重点监管;强化无水量、水量偏低及用水量与实际经营不符用户的跟踪检查;加强重点监管单位及高价位用户的不定期检查。公司及时将问题发现处理在萌芽状态,有效堵塞管理漏洞。
持续加强专业学习培训。公司相关人员积极到长治水司等同行业进行学习交流,深入学习降漏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水平不断提升。
上半年,公司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落实落细各项举措,漏损率完成15.56%,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公司降漏专项工作取得实效。难事着易,大事做细,才是把事做成的基础。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强计量管理,深入推进分区管理,进一步推广降压减漏试验,加大管网普查力度,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管线维修改造,强化职工专业学习和培训,全方位提升管网管理和漏损控制水平,推动公司漏损管控工作迈上新台阶。
晋公网安备 14030202000220号